“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這句流傳千年的古訓,正是九分公司在京津冀協作創新示范園二期項目建設中的核心遵循。作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工程,該項目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始終以契約精神為標尺、以業主需求為導向,將“嚴守承諾”融入施工全流程,憑借誠信建設與優質履約,不僅贏得業主高度認可,更斬獲了多項榮譽。
工期管控的誠信實踐
工期是業主權益的重要保障,更是項目誠信的首要試金石。項目部深知,該項目作為科研孵化載體,工期延誤將直接打亂業主的科研計劃與產業落地節奏。為此,項目部從開工之初便建立“動態預警+精準管控”的工期保障體系,每周召開進度復盤會,對照節點目標排查人員、材料、設備等潛在風險;針對施工全周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制定應急預案,確保風險“早識別、早解決”。
在主體結構施工關鍵期,面對區域材料供應波動的突發狀況,項目部未等業主催促,主動啟動備用資源協調機制, 一方面聯系3家以上供應商建立材料儲備通道,另一方面優化施工流水段劃分,通過穿插作業提高效率縮短工期。最終,提前15天完成主體封頂,為業主后續設備安裝、場地規劃預留了充足時間,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工期不打折扣”的承諾。
質量承諾的匠心兌現
“質量達標是底線,品質創優是承諾。”項目部始終認為,誠信不僅是按時完工,更要為業主打造“當下適用、未來可用”的優質工程。考慮到項目定位為科研孵化場地,業主未來可能面臨設備升級、功能調整的需求,項目部在質量策劃階段便跳出“標準合規”的常規思維,以“前瞻服務”定義質量標準:編制高于國家標準的《創優實施方案》,從混凝土強度控制、鋼筋綁扎精度到防水工藝細節,均設置雙重驗收關卡;針對實驗室、研發車間等核心區域,主動優化管線綜合排布方案,將主要管線走廊寬度增加20%,避免業主后續引進大型科研設備時需破拆重建的成本與麻煩;對樓層凈高、承重荷載等關鍵指標,預留10%-15%的冗余空間,為業主未來改造提供靈活性。這份“建在今天,想到明天”的匠心,不僅讓業主在日常科研工作中無需擔憂功能局限,更讓項目憑借超出預期的品質表現,順利斬獲石家莊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興石杯”。
貼心服務的誠信擔當
為精準對接業主需求,項目部打破“被動響應”的傳統服務模式,建立“定期溝通+動態調整”的服務機制,每月組織業主溝通會,不僅匯報施工進度,更主動披露技術難點,邀請業主共同參與決策;安排專職對接人,24小時響應業主臨時需求,確保問題“當日反饋、3日內解決”。
在裝飾裝修階段,業主科研團隊提出“實驗室開關插座、網絡接口需適配儀器擺放習慣”的建議。盡管該調整會增加施工復雜度與成本,項目部仍第一時間組織技術人員現場勘測,重新優化點位布局,將部分墻面插座高度提升至1.5米,在實驗臺周邊增設隱藏式網絡接口,最大限度滿足科研人員操作便捷性。這種“以業主需求為核心”的主動服務,正是項目誠信文化最鮮活的體現。
如今,京津冀協作創新示范園二期項目已交付投產,重點承接京津新一代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轉移,打造高端產業集群與科技企業孵化器。項目經理董宇川表示:“對我們而言,誠信是立足之本,更是發展之基。我們不僅要建好一個項目,更要通過誠信履約,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張博 董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