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六分公司高陽縣環城水系生態綜合治理及城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外裝飾層鋼結構已基本成型,進入細部收尾階段。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采用BIM等新技術,攻克不規則曲面外裝飾層鋼結構施工難題,實現了質效雙提升。
該工程表皮結構采用圓鋼管相貫焊接的單層鋼網格結構,局部采用平面鋼桁架,表皮鋁板采用白色穿孔鋁板,雙曲穿孔鋁板外圈穿孔位置距邊線20mm,其余穿孔位置為不規則孔。面對外裝飾層鋼結構造型復雜、精度要求高等挑戰,項目部依托BIM技術構建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Tekla軟件精確計算桿件內力和優化拼裝單元,將傳統的二維圖紙轉化為三維可視化模型,便于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節點和施工流程。利用Navisworks和BIMFILM軟件進行施工動畫模擬,通過三維可視化模型編排制作吊裝順序,形成吊裝三維演示動畫,優化施工順序和工序銜接,確保施工安全、質量,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引入智能測量技術,以全站儀、電子水準儀等設備實時監控安裝精度,形成“模擬預判+動態糾偏”的質量保障體系。在鋼網架安裝前,將全站儀、電子水準儀、GPS定位系統采集的數據進行綜合對比分析,提高測量放線精度,通過實時數據監控及時調整施工過程中的誤差,實現動態糾偏。鋼網架拼裝單元安裝完成后,通過實際測量采集數據與模型進行對比,修正調整施工誤差。此外,項目部通過無人機掃描技術對安裝后的鋼結構骨架成品空間坐標進行驗收,為后續鋁板表皮安裝提供精準數據,確保建筑外觀效果與設計一致。
該項目通過三維模擬與智能測量,提升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為分公司類似工程提供了可復制的施工經驗。(張紅瑜)